园区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雨花“创业管家”:从图纸到市场的“一站式”陪伴发布时间:2025/8/8 17:36:16  阅读:14次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实习生 林珑 长沙报道

在“双创”浪潮中,大学生创业如何跨越“从技术到市场”的死亡谷?

长沙雨花经开区孵化基地——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以下简称“长沙设计园”)用一套独创的“创业管家”模式给出了破局答案——不是简单提供场地,而是像精密齿轮一样,将产品孵化与团队成长深度咬合,让初创企业跑出“从0到1”的加速度。

3.jpg

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

这里,企业家导师与创业者同吃食堂;这里,产业链资源向小微企业敞开大门;这里,楼上设计、楼下打样。长沙设计园用五年超行业均值的存活率证明:真正的创业服务,是让每个好产品都能找到市场的入口。

如今,这条被验证的“雨花路径”正吸引全国目光——它如何用“保姆式”陪跑锻造出细分领域“小巨人”?又是怎样以“热带雨林”生态催生新质生产力?答案,藏在每一个被重新定义的创业细节里。

“双孵化”理念:让产品与团队同步成长

“孵化基地不是提供场地就够了,必须实现团队和产品的‘双孵化’。”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湖南省大学生设计创业孵化基地总顾问邵继民,道破了大学生创业的普遍困境:空有技术却难落地,缺乏商业思维难存活。

为此,长沙设计园为大学生创业者铺就了一条从象牙塔通往市场的清晰路径。

这条路的第一步,是深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精心筛选那些怀揣创业激情、拥有长远眼光的“种子”团队。

选准了人,接下来就是帮团队找准产品。园区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核心原因在于“产品缺逻辑”。邵继民说:“没有好产品,提供再多再好的办公空间都是空谈。”为此,长沙设计园组建了一支由企业家、设计师组成的实战导师团,从产品定位到商业模型,手把手辅导。

“这些导师并非挂在墙上的荣誉人物,而是活跃在创业者身边:一起吃食堂,在同一栋楼里工作。”邵继民说,“就好比在硅谷的咖啡厅里,碰见比尔·盖茨,导师的力量,能为年轻创业者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4年,创业者曹倩倩带着大湾区的经验回到长沙,园区就帮她对接了行业龙头长步道的董事长李四清。“在深圳时,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根本见不到头部企业的负责人。”曹倩倩说。如今,她的耘矩科技已为多家制造企业提供AI解决方案。

1副本.jpg

邵继民(中)与工作人员讨论产品细节。

“政府帮创业,关键要帮出能卖出去的产品。”邵继民强调。这种“产品先行”的思路,让园区企业五年存活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短赛道”选择:降低试错成本,加速从0到1

大学生创业资源有限,选错赛道可能满盘皆输。长沙设计园的做法是:聚焦“短赛道”——产业链条短、试错成本低的领域。

刘浪与师弟陈建成,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后,就在园区开启了创业。白天,刘浪背着背包四处找客户,晚上赶最便宜的夜班火车;陈建成则留守在如同蒸笼的办公室,埋头调试设备。最难的时候,团队曾经连续6个月发不出工资。

那时候,刘浪反复叩问自己:方向对吗?还能坚持多久?他和陈建成约定:“无论结果如何,给自己三年时间,给梦想一个机会。”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找准方向和赛道特别重要。”邵继民说,“我们把50%的精力都用在帮助创业团队确定方向和产品上。”

在孵化基地的帮扶下,纳威尔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8年前,纳威尔从设计园的小房间起步,随着规模扩大,公司在这个园区内搬了四次家,但从来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家”。如今,这家年轻的企业服务200多家药企,打破国外垄断。

“创业成败,一半在于赛道,一半在于选品。”邵继民说。通过精准匹配“小切口、大需求”的赛道,园区企业平均研发周期缩短40%。

“楼上设计,楼下打样”:小试平台破解研发痛点

从图纸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这中间还有很多环节。概念认证和小试就是其中一环,俗称打样,即制造少量的样品,看看预想的功能是否都实现,还有没有改进工艺的空间。

过去,企业需赴沿海打样,成本高、周期长。2024年,长沙设计园建成“麓山实验室CMF与快速成型服务中心”,实现了“楼上设计、楼下打样”的无缝衔接。

1副本.jpg

麓山实验室CMF与快速成型服务中心。

1.jpg

麓山实验室CMF与快速成型服务中心的生产会议。

走进服务中心,这里有各种先进的生产机械,环境干净整洁。调色师能精准还原设计师想要的任何颜色,工程师则从工艺角度优化结构、节省原料。2024年,这一平台就服务了40余家企业,不仅压缩研发周期,更成为吸引创业者的“金字招牌”。

纳威尔与小试平台同处一栋楼,他们最有发言权。从胶囊外观、药片外观到铝箔封口、喷印标识,客户需求五花八门,产品研发不能一招鲜吃遍天,打样需求量很大。现在楼下就是小试平台,随时对接随时调整,再方便不过。

产品落地只是第一步,如何卖出去才是终极考验。长沙设计园搭建了公益电商平台,并整合供应链资源,解决小微团队“量小难对接渠道”的难题。

长沙设计园的“创业管家”模式,本质是将创业的“孤独探索”转化为“体系支撑”。其核心可总结为三点:产品导向——以市场需求倒逼技术转化,避免“纸上创新”;全链条陪伴——从选品、打样到销售,提供“保姆式”服务;生态协同——政府、高校、企业、资本多方联动,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如今,园区已孵化出纳威尔等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正如邵继民所言:“产品成功了,人才和资本自然会被吸引。”这套“雨花经验”正成为长沙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未来,照亮城市经济版图的新星,或许就诞生于这些被精心呵护的创业种子中。


 

Copyright @ 2016 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网站:www.cs-id.cc 湘ICP备17024787号-1  技术支持:创研科技